▲4月29日,在北京世園會中國館前,演員在花車巡游中表演。新華社記者王毓國攝
新華社記者
“我希望,這片園區所闡釋的綠色發展理念能傳導至世界各個角落。”
4月28日晚,伴隨習近平主席渾厚的聲音,萬眾矚目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
29日,北京世園會向海內外公眾敞開大門:約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展示,120多個非官方參展方亮相……
這是嘉賓云集的盛會,這是綠色發展的禮贊——
地球,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這一園藝“奧林匹克”盛會,猶如一扇窗口,向世界昭示一個古老東方大國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和各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決心,更昭示中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信念和信心。
中國貢獻——中國植被增加量占全球植被總增量25%以上
牌坊、徽派“三雕”……“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安徽園將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園林”樣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情景,呈現在世人面前。“當地村民世世代代熱愛居住的地方,常常將河水、溪水引入村莊,在村口修建亭廊、種植花木。”世園會安徽園設計師王引說,“這種開放式園林的生活方式保留了上千年,保護了青山綠水,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體現。”
“錦繡中華大地,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孕育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造就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一語中的。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
歷史在前進,文明在延續。一代代中國人,接過接力棒:
——40年前,中國設立植樹節,一年一度大規模綠化山河;
——20年前,作為A1級世園會,昆明世園會成功舉辦,人們進一步理解園藝和人類的關系……
從昆明到北京,A1級世園會再度呈現,中國已今非昔比: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20年里,中國園林園藝事業取得很大進步,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和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密切,人們更追求高質量、有品質的生活。”北京世園會規劃階段總負責人胡潔說。
綠色發展、低碳發展,中國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余。
這樣一組數字,令人印象深刻——不久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的衛星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綠化面積增加了5%,僅中國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全球植被總增量的25%以上,位居世界首位。而在“中國貢獻”中,42%來自植樹造林。
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是最大的貢獻。
——“最大貢獻”的背后,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為民的初心。
延安,革命圣地。
從2000年“半黃半綠”到2010年“一片碧綠”,再到2015年“整片深綠”,衛星遙感植被覆蓋度圖像清晰刻畫出陜北延安的蛻變。
隨著綠色的增加,蘋果、花椒、紅棗等經濟林,也富了退耕群眾的“口袋”。
——“最大貢獻”的背后,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守。
從一棵樹到一片“海”,塞罕壩造林故事感召吸引無數人;20任縣委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干,將山西右玉從不毛之地變生態綠洲;距北京最近的庫布其沙漠,經過長期治理,沙塵天氣從每年幾十次減少到數次……
——“最大貢獻”的背后,是中國共產黨人越來越堅定的綠色發展之路。
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相繼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一系列新理念、新論斷成為全社會廣泛共識,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共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中國、影響世界。
中國綠色發展的道路吸引著世界目光,贏得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三北”防護林工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先后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專門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充分認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和成果。
“實踐證明,中國走出了一條不靠污染轉移、污染輸出而靠自身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綠色發展新路子。”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說。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城市的人口大國,中國積極有效地推進綠色城市理念,付出巨大努力來改善環境、保護自然,這對全世界具有示范作用。”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這樣評價。
世界交響——中國積極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宛若“如意”造型的中國館,鋼結構屋蓋安裝有1000多塊太陽能光伏板用于照明;
——充分尊重現有生態及景觀環境,保留約5萬棵各種原生樹木;
——地處候鳥遷徙通道,園區專門打造了一片濕地,為鳥類、魚類提供繁衍生息的樂園……
“我們希望通過北京世園會的舉辦,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綠色發展的態勢,也希望世界從中國綠色發展的探索中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的建設經驗,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綠色家園。”胡潔說。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是綠色生活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始終在為建設人類共同的美好家園而辛勤耕耘。
這是知難而進、率先垂范的倡導和擔當——
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增強我國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積極引導國際秩序變革方向,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2016年,中國向聯合國交存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邁出了實實在在的“去碳化”步伐;
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2015年,中國宣布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這是播撒理念、引領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油改電”的斯里蘭卡科倫坡集裝箱碼頭、光伏板下可以長草種瓜的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陽能電站……從高鐵到智能電網,從先進核電技術到煤炭清潔化利用,中國不斷分享先進技術、方案,將綠色發展的理念傳遍世界。
卡西姆電站項目是在中巴經濟走廊落地實施的大型能源項目,采用中國自主設計制造的超臨界機組和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利用海水二次循環冷卻和海水淡化補水,為當地留住了藍天碧水。電站員工穆巴沙自豪地說:“我會在卡西姆努力工作學習,提升能力,將來也能去其他國家幫助他們建設電站。”
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滿閉幕。28日晚,參加論壇的許多國際嘉賓又來到延慶,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
“共建‘一帶一路’就是要建設一條開放發展之路,同時也必須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這是與會各方達成的重要共識。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發出強烈昭示。
言出必行。就在幾天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正式成立。中國將就綠色能源和能源效率、環境信息共享和大數據等與外國機構密切合作,開展研究,提交政策建議。
“中國給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希望之光。”西方最早提出“綠色GDP”概念的學者之一、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評價說,“北京世園會將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園林設計、生態農業等方面的經驗,幫助他們打造綠色生態家園。”
未來之路——從北京出發,中國與世界攜手共筑綠色發展之基,構建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我們要維持地球生態整體平衡,讓子孫后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用形象的話語描述“綠色生活”和“美麗家園”。
放眼神州,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
“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我們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習近平主席為“中國號”航船的前行,乃至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指明方向。
中國館、國際館、植物館、生活體驗館……中外各種園藝植物齊聚北京,奏響一曲世界級的“綠色交響曲”。
“世界將通過北京世園會看到中國為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洛塞泰斯說。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
依靠創新,才能開啟美好未來——
走進園區,“綠色身影”隨處可見:運用生態滴灌等技術營造區域微氣候;園區建設長約20公里的生態草溝,設置沉砂池等過濾雨水,形成“海綿園區”……
“這些都是依靠科技實現轉型發展的縮影。只有不斷依靠創新,才能引領綠色發展的未來。”北京世園局信息化部副部長郭子亮說。
共建共享,才能不斷合作共贏——
共賞百園,共品綠色。
世園會,是一場人與自然的精彩會面,更是中國和世界在生態領域的一次深層對話——
丹麥設計師從中國水墨畫中汲取靈感,定義新園林;
美國設計師帶來“東西園”,探索尋找東方與西方園藝空間的“和而不同”;
英國設計師以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背景打造“新絲綢之路”花園。設計師以此表達:各國將變得更近,世界將變得更小。
……
“相信北京世園會會給參觀者帶來享受,讓綠色理念更深入人心,同時也把世界園藝博覽會這一旨在推動綠色理念的活動帶到更多國家。”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主席奧斯特羅姆說。
以綠為“橋”,一場聯通東西方文明、溝通國內外發展的盛會,必將推動全球生態文明行穩致遠。
以園為“路”,為了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家園,為了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和世界攜手,從北京出發……(記者李斌、王敏、劉紅霞、陽娜、魏夢佳、李犇)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