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思考如何把西方文明整合進來
要想預見中國的未來,只看改革開放以來的短短30年是不夠的,加上1949年以后的毛澤東時代也看不清楚,即使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來看也未必能看得清。預測未來,要從文明的角度去分析歷史。
中國文明是一個整體,我把它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公元前13世紀到公元2世紀,這個時期的背景是“百家爭鳴”,是中國本土多種思想之間的對話。第二個階段是公元3世紀到公元10世紀,佛教進來后對中國文明產生沖擊。兩種文明之間對話,但佛教文明占主體地位,中國文明居次要地位。第三個階段是公元11世紀到19世紀末,這個時期是以朱熹為主要代表的“新儒學”,重新將中國文明轉化成主體,把佛教容納進來。第四個階段即19世紀末西方文明進來后直到現在,我們需要新的文明整合。這種整合不是排斥西方文明,而應思考如何把西方文明整合進來。
說到中西關系,梳理亞洲價值觀很有必要。“亞洲”這個概念不是亞洲自己的發明,而是西方給我們的。西方以其自身為中心的地理位置來區分近東、中東、遠東,并在此基礎上將處在“遠東”的中國列入“東方專制主義”。“東方專制主義”延續了西方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的看法,亞洲國家之前沒有任何反應,直到“亞洲價值觀”的產生。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現代化的國家,開始以自己為中心學習西方非常成功,但后來犯了致命錯誤,沒能正確解釋亞洲價值觀,而是假裝成西方國家,尤其是二戰期間走上了西方帝國主義道路。日本走錯方向導致失敗之后,沒人再提亞洲價值觀。1980年代,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又提出亞洲價值觀。但這一概念遭到西方圍攻,特別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亞洲價值觀不僅遭到西方國家圍堵,還遭到亞洲一些開始民主化國家的批評。
我個人認為亞洲價值是存在的,只是當時新加坡力量太小,難以引領這個價值觀走向。現在中國崛起了,正如多年前美國一些政治人物的說法,中國對西方的真正威脅不在于軍事力量或經濟力量有多強大,而是這套體制所代表的價值。
我們可以把中國模式和發展經驗放在亞洲價值觀這一背景里來考量,我相信中國模式是亞洲東亞模式的一部分。東亞主要是儒家文化圈,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東南亞一些國家都是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它們的成功確實是跟西方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但它們不是拒絕西方,而是像中國文明一樣包容了西方,把西方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同時又沒把自己變成西方。因為一旦把自己變成西方就會犯錯誤,比如當年的日本和現在的中國臺灣。相反,韓國沒有照搬西方,只在政治選舉上模仿西方。新加坡做得也很好,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和保持了自己的價值。
中國的一大挑戰是文明轉型
實際上,中國文明中的很多理念都具普世性。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但同時又是核心價值與共享價值的統一。但如何傳播這些價值觀并據此塑造國家的核心價值觀,是有難度的。
塑造中國價值觀有三個傳統,即幾千年來的大傳統、近代以來的中傳統以及改革以來的小傳統,當然還要加上全球化。知識分子應有知識擔當,任何文明的核心都是它的知識體系。現在對外宣傳很困難,因為西方媒體很強大,但這種強大并不在于媒體本身。媒體只是技術和形式,強大的真正原因在于它背后有一套知識體系。我們現在弱就弱在沒有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知識分子要把這件大事情做起來,這樣才能支撐中國崛起。
我們要塑造的價值觀不是現在所說的儒家和國學。現在的國學比較狹隘,不能幫助中國恢復傳統價值觀。如同最初抵制佛教進入中國一樣,現在一些人想用國學作為抵制西方的工具。實際上不用抵抗,而應以自己為主,把西方文明包容進來。西方價值觀和體制中有兩個重要方面來自中國:一個是文官體制,二是“有教無類”思想。近代以來西方民主沒有這兩樣東西就很難支撐。沒有相對中立的官僚體制,民主政治很難運作;沒有“有教無類”思想,就沒教育普及,民主同樣生存不下去。因此,包容西方文明、把它化解后體現在中國自身制度上并非完全不可行。
建設價值觀過程中首先就涉及社會價值觀問題。雖然中國崛起了,但社會價值觀卻有陷落的跡象,因為我們缺少一個價值體系。盡管有過“五四運動”那樣的反傳統文化運動,但中國傳統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在民間仍然存在。我們要做的是發掘這個社會已有的價值觀,這比推行一個完全不存在的新東西要好得多。
另外,所有文明價值觀都有轉型問題,西方文明如此,中國文明也一樣。當下中國真正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文明轉型。這個轉型是統合式,而非排斥其他文明。中國文明中的很多精華已經流失,希望我們能像歐洲文藝復興那樣把它們找回來,同時還要把西方文明中好的東西接納進來。只有經歷這種整合過程,未來發展道路才能順利走下去。
中國的價值觀映射出來一個大的方面就是亞洲價值觀。亞洲的經貿水平不比北美或歐洲低,亞洲崛起面臨的挑戰是沒有共同價值體系。明明東北亞是有共同價值的,但我們沒把握好。現在有人提出要開展亞洲文明對話,我覺得很重要。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塑造一個價值共同體。沒有共同價值基礎就成不了共同體,盡管可以做貿易,但做不到更深層次的交流融合。(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