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記者袁勇)近年來,中國政府以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的勇氣,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1月12日,在經濟日報社舉辦的“2020中國經濟趨勢年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新”成為一個高頻字。
轉變新理念
隨著我國經濟換擋升級,對于營商環境的要求也有了新特點,需要各地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及時轉變理念。
科技部辦公廳巡視員、調研室原主任胥和平認為,創新已經取代各種傳統產業要素,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議題,因此創新環境也是當前營商環境中最關鍵的部分。未來,營商環境的優化不但要追求便捷化、公開化、高效化,更要圍繞產業創新來展開。
“比如先進制造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需要的發展環境就很不一樣,因此,我們需要構造專業性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這已經成為當下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問題。”胥和平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也認為,優化營商環境要注意完善產業政策,推動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同時,各地還應該重視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吸引高端人才。
“原來各地進行招商引資,思路是先吸引企業,然后增加稅收,再進行城市建設。現在邏輯變了,需要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才能吸引高端人才,增加當地的創新創業能力,然后帶動經濟發展。”倪鵬飛說。
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青島是第一個設置“民營經濟發展局”這一機構的城市。事實上,青島西海岸新區比青島市設立此機構還要早8個月,這體現出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方面的重要理念變化。
青島西海岸新區副區長隋斌說:“對比南方地區,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我們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初衷,就是希望民企在新區政府也能有自己的‘代言機構’,讓他們有話知道找什么部門說,更加有歸屬感。”
應用新技術
近年來,創新技術給各地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蘭州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王忠先表示,通過“互聯網+政務”和大數據平臺,蘭州新區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企業辦理手續可以百分之百實現網上辦理,項目審批時長大幅縮短。
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天津濱海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馬波介紹說:“天津濱海新區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內資有限公司的設立變更注銷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發放電子營業執照。在全國首創全流程自動化管理制證中心,自主研發制證系統,實現申請人與審批人互不見面的‘雙盲審批’,對營業執照和105類專業許可證的模板、打印、蓋章、發放進行集中管理,大大提高領證效率。在智慧政務服務中推出濱海掌上行移動客戶端,公開1095個服務事項,其中429個事項與天津市一網通辦實現技術對接,8個高頻事項實現區內全閉環辦理。”
為解決納稅人發票使用中的痛點堵點問題,2018年6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稅務局推出了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稅鏈”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為納稅人提供發票自動申領驗舊、發票快速開具交付、發票自動歸集等服務,并打通了“支付-開具報銷-入賬”全流程,實現了“秒級開票”和“分鐘級報銷”。
廣州市黃埔區副區長劉石說:“企業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后,發票自動驗舊,不需要人工操作。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全流程業務,還解決了不同電子發票平臺數據孤島問題,發票信息在上鏈后,企業通過‘稅鏈’平臺可以查詢到本企業收到的發票,解決了企業發票歸集難的問題。”
拓展新思路
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不少地方政府通過創新工作思路,提升自身服務企業發展的能力。
2019年11月22日,長春新區34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金額達1217.6億元。長春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唐繼東說,這一成績離不開長春新區在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方面創新思路,如當地推出的“首違不罰”等政策,廣受企業好評。
唐繼東介紹說:“過去,我們對企業的一些輕微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即便處罰不重,也往往給企業留下污點記錄,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2018年8月,新區出臺《關于對招商引資項目和企業輕微違法行為首違不罰的規定》。針對招商項目和企業在建設或經營中發生的違法行為,如果符合行政相對人不是主觀故意且初次、情節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經教育規范能及時糾正等條件,將免于處罰。”
錦湖輪胎是當地的一家中韓合資企業,在一次安全生產審核驗收中,監管部門發現企業幾臺設備未辦理使用證、未進行檢驗。如果按照以前的規定,對其處罰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500萬元以上。“我們發現他們的設備狀態確實很好,而且企業也積極糾正,符合新區‘首違不罰’規定,從支持企業發展的角度,對企業免于處罰。韓方代表也感到特別意外,連聲說沒想到能在新區感受到這么好的發展環境。”唐繼東說。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創新式推行信用監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隋斌表示,當地將監管部門對企業的檢查結果全部公開,并記入信用記錄,監管情況與企業享受政策扶持、銀行貸款、公開招投標等相掛鉤,構建起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提升了監管效力。“未來,信用體系建設將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信用監管也將大有可為。”隋斌說。